第一个大 西北 地区 黄河 畔的专业当代美术馆。
第一个坐落于有机稻田的当代美术馆。
第一个以收藏、展示“ 中国 +伊斯兰”当代艺术为主轴的美术馆。
第一个拥有多元化发展的艺术聚落的当代美术馆。
地址: 宁夏 银川 市兴庆区禾乐路12号 (华 夏河 图 银川 艺术小镇内)
门票:
成人20,学生票10
1.2米以下儿童、60岁及以上、残疾人、现役军人及军队离退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
冬季开放时间:10:00-17:00,每日16:30停止售票入场;
夏季开放时间:10:00-18:00,每日17:30停止售票入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交通:
601路公交支线(周六、周日发车)
银川 汽车站发车时间:上午10点
华 夏河 图发车时间:下午16点
交通确实不算太方便,建议还是打的或者 自驾 ,离机场并不是很远,在机场和市区之间,外地游客建议放在第一天或者行程最后一天。
导览服务:
免费中文导览 0元/人 每周六、每周天 下午14:30-16:00
预约中文导览 200元/次 30人以内,周二至周天 正常开馆时间内(需提前2天预约)
预约英文导览 300元/次 30人以内,周二至周天 正常开馆时间内(需提前2天预约)
第一眼见到美术馆时确实很震撼,不愧是出自WAA的大作,通过对地貌学的研究,建筑师了解到美术馆的所在地在汉代至清代曾是 黄河 的流经之处。由于河水的冲刷,泥沙形成大量的固态沉积岩层:土壤表层的沉积岩层在千年的时间里逐渐移动、破裂,下层地质的岩石逐渐上升,在岩层不断挤压的过程中,河道逐渐迁移,原先的河床变成了如今的湿地。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正是基于这千年间地貌的变化,以流动的皱褶肌理还原了千百年间塑造了如今地貌的沉积岩运动,同这片土地千年前的过往发生着对话。美术馆的外观犹如一个“运动中”的地质断面,暗喻着这片土地千年间的变化,亦传达了这片土地的源头—— 黄河 ——丰富、多变的性格;而其流畅、优雅的线条,又给人以轻盈的印象,仿佛是“降落”在大地上,自成大地的景观。
对建筑师来说,这座建筑犹如化石般记录着时间。
同样成为标志性的还有当代美术馆本身建筑中设计的“裂缝之门”。 银川 当代美术馆背靠大漠,面朝绿洲, 黄河 在1000多年前曾经流经此地。
建筑师试图回归至土地本身,建造出一座自大地中“生长”出的建筑,犹如化石般记录着时间,外型是对这种地貌肌理形态的表达。
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从内部开始的,在充分考量了人的需求与空间感受之后,以内部空间布局作为外观形态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美术馆如教堂般巍峨的形态,建筑师希望打破当代艺术同普通公众的距离,营造出一个欢迎访客进入的美术馆,一层布置非展陈的休闲功能,是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社区的枢纽、吸引人们的相聚之所,使公众可以自然而然地感知艺术。
通过入口直入空旷的四层高的中庭空间,给人开敞、自由的感受。由地下一层至三层,光线及空间色调是从暗到明的,材质是从毛糙至温润,通过光与材质的微妙变化,建筑师细腻地铺设着空间的情绪环境。
哪怕就这么用手机随手一拍也能捕捉到这光线的唯美变化
美术馆很大,一共上中下三层,会根据不同主题分别展示了不同的展品
美术馆固定藏品目前包括200余幅 中国 晚清时期油画、有关中西方早期对话交流的地图以及 中国 当代艺术作品。这些藏品将作为美术馆研究东西方交流的基础,进而延伸到 中国 与伊斯兰国家的当代艺术研究课题。
其中镇馆之宝就是这:《推荐几个网赌网站》
这幅作于1756-1557年的画作是乾隆爷在四十岁左右画的,乾隆一生一共只有两张便装画像,一幅在这,真迹,另一幅收藏于 台湾 故宫博物馆,都是国宝无价。有意思的根据当时西洋的写实画法,乾隆当年99%就是长这样了,还真有点像陈道明。。。
本期展览的主题是
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
由王嘉骥策展,邀约来自 中国 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27位艺术家,通过装置、绘画、视频等形式,将展出总数超过120组件的代表作,呈现不局限以水墨纸绢作为素材的创作。
此次展览所使用的“声东击西”一词,除了是在东、西方文化交会的层面上,反思水墨艺术于当代再造的可能之外,也期待艺术家籍由异质性的物质、观念与形式手段,能够激荡出多重的诠释及创作上的可能。透过“再造”,希望透过东亚几个地区的部分艺术家创作,进行对照式的观察与展览呈现,重视起艺术家创作的问题意识与观念转化,唤醒更多艺术家省视和思考水墨文化在历经西潮强势且持续的侵袭与冲击之后,演变至今的美学面貌及文化意义。
过多的专业介绍也就不多说了,大家也不一定喜欢看,我就说感触最大的一件展品
位于中庭的《推荐几个最正规平台》——国际知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
从正面看就是一副写意的水墨山水画,但从后面看却是这样
其实都是用塑料、树枝等垃圾通过光影的透过毛玻璃展示出来的效果。正面雾气氤氲,意境空灵的古典山水与其背后垃圾破烂、杂乱无章的现实场景之间构成了一种极强烈的反差性,通过光的照射,“废弃物”拼成了极具神韵的 中国 山水,在仰止大师的神奇的创作的同时,更钦佩作品背后的深意一种嘲讽一种警示。
其他的作品也就不做过多介绍和解读啦,大家真有兴趣可以去美术馆的官网欣赏,我就发点照片好啦
美术馆其实还是挺大的,反正我们是逛了大半天的,当然如果真的走马观花可能最多1个小时也就逛完了,但是也没关系,美术馆里还有公共教育课程体验。有机会可以去体验一下~
本文摘自“蜂窝网”——张扬的小强